一、历史沿革
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是由原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贸易系和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整合发展而来的。2008年成立之初,命名为江夏学院(筹)经济贸易系,2010年改名为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系,2012年12月正式定名为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2010年开始,先后获准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跨境电商和数字经济6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为1313人。
二、师资队伍
学院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双师双能型45人,具有博士学位31人,在读博士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选派了4名教师赴美国杜克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交流访学,10余名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访学,9名教师到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课程进修。
三、党建工作
4个教工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持续打造“党旗领航”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构建“12310”党建思政工作体系。1个教工支部入选国家级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党委获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4个党支部获批省级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工第一党支部获全省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院团委获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院党建工作案例被学校推荐为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案例,1人入编“省本科高校党员好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于2018年9月入选福建省高校第二批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名单,于2019年底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党旗领航”系列活动先后被学习强国、《福建日报》、《东南网》以及福建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多角度进行报道,扩大了学校声誉。
四、校企合作
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大力培养适应经济数据分析领域国际合作与竞争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开办了数字经济实验班,同福建御金商业管理集团已连续合办2期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实验班;多名毕业生和在校生创办了30几家公司,且经营状况良好,部分公司年营业额已超千万。学院目前共有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校级重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个校级一般实践教学基地以及若干个院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五、平台建设
学院拥有1个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群学院,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培育基地;1个福建省经济贸易专业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应用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成立福建省跨境电商专业委员会;成立福建省应用型财经类专业教学联盟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与福州市社科联联合成立的福州市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成立福建江夏学院生态技术经济研究院;建有国际商务创新创业实验室等10个专业实验室。
六、教学科研
经济学学科在2021年2月进入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电子商务专业入选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1个百胜集团省级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跨境电商产创融合教育建设实践基地,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7项省级金课,3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门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慕课”,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秉承“学科立院、人才强院、科研兴院”,形成“一院二所三中心”(生态技术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现代商贸经济研究中心、福州城市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心)科研平台,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学科建设成果。有国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自科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16项;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项,省科技协会思想库研究项目1项,科研经费逐年提升。先后荣获福建省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福州市社科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成果奖,中国商业经济学学会主办的华东六一市商经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科研类奖项。公开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主编等著作(教材)15部,提供政策研究、咨询报告5篇。
七、学生工作
学院3名学生分别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曙光”志愿服务队3次获得福建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誉称号。“家·天下”文化艺术节入选学校首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工作项目,学院师生秉承着“团结拼搏,传承创新,勇攀高峰”的经贸精神,在校田径运动会上成功蝉联升本以来的十四连冠,成就经贸蓝色奇迹。近年来,每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申报数和立项数目逐步上升,共有29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19个项目获得省级立项,89个项目获得校级立项。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生竞赛465人次,其中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赛特等奖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省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5项;“挑战杯”省赛银奖1项、铜奖6项,省级“创业之星”2项,1人入选教育部首批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